白癜风哪里好 http://www.xftobacco.com/连日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回荡在每个西安市民的心头!2月7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西安人民长久的期盼成为现实,这不仅意味着我们拿到了一张金灿灿的国字号招牌,更意味着西安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担当更大使命、承担更大任务、发挥更大作用。“把西安作为西北的龙头扬起来”,去年两会期间,国家领导人的话犹在耳边回响。如今,面对开启的梦想大门,我们每个人都要问一句:大西安如何发挥优势、创造条件,建好国家中心城市?从现在起,这一张答卷,要靠万大西安市民亲笔书写。2月10日起,我们开设“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专栏,聚焦这一重大事件,今日请看——
国家中心城市是全球化的产物,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将西安推向发展的前沿。西安不断奔跑,追赶超越,发展新经济,打造硬科技之都,市场主体过百万,是对“硬功夫”的一个个锻造;举办首届世界西商大会、推进三个革命,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则是对“软实力”的耐心打磨。西安在全球的“朋友圈”和“财富圈”不断扩大,对关中平原城市群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也日益凸显。
市场主体超百万大西安正成为投资创业沃土经济引领、辐射、集散功能是国家中心城市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体现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企业规模与效益、开放活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科技水平等方面,表现为城市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市场对周围腹地和城市的覆盖范围。国家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中心。
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5个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商洛市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山西省运城市(除平陆县、垣曲县)、临汾市尧都区、侯马市、襄汾县、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洪洞县、浮山县,甘肃省天水市及平凉市的崆峒区、华亭县、泾川县、崇信县、灵台县和庆阳市区,国土面积10.71万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9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12%、2.79%和2.14%。
“关中平原城市群是一个跨省布局的城市群,国家赋予了其打造又一个中国经济发展支撑点的使命,这就需要西安牵头做好跨省协作。”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表示,用通俗的话语表述就是:“带领城市群内其他兄弟城市,一起把经济‘蛋糕’做大。”在刚刚过去的年,西安加快“放管服”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28.32万户,同比增长99.68%,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9万户,成为全国第7个市场主体数量破百万的副省级城市。新的一年,西安将继续通过改革创新,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版,加速实现市场主体第二个“百万目标”。
“西安在西北地区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不仅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主战场’,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起点,科技、人文等各项要素较为齐全。西安的发展壮大以及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集体发力,将成为我国打造丝路经济带交流最重要的平台,也会让中国经济重镇的分布更加合理。”易鹏说。下一步西安要进一步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西安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发展起来。站在新经济财富风口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西安是‘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我看好西安未来的发展。据统计,70%以上的西安人用支付宝,有万西安人在网上购物。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落户西安,全球的生鲜美味可以30分钟内送货上门。”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钟天华不久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年,西安成立了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下设新经济产业发展局、硬科技产业发展局、大数据产业发展局,布局新经济,激发新动能,迸发新活力,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这一年,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成功举办,西安作为“硬科技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目前,包括IBM、三星、华为等在内的硬科技企业纷纷落户西安,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硬科技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统计资料显示,到年年底,西安市聚集的大数据、云计算企业超过家,其中云计算中心、研发中心22家,行业应用余家,主要集中在工业、医疗、旅游、交通、金融、信息安全等领域,产业链条基本完整。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西安正式进入“自贸时代”。创新机制和政策红利的密集释放,带来的资本集聚、产业集聚效应都开始显现。据统计,年4月1日至12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增企业8家,注册资本.25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95家,注册资本5.14亿美元;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家,有力带动了所在开发区新增注册资本快速增长。
作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的“枢纽”和“门户”城市,发展流动经济,大西安正大步前行。一方面,西安承担着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展会的举办;另一方面,西安拥有物流中心、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平台。西安在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交流畅通方面,越来越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城市竞争力取决于有没有大产业和大企业。对此,西安确立了“3+1”个万亿级支柱产业的抓手,即以电子信息为主的万亿级高新技术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和航空制造为主的万亿级先进制造业、以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主的万亿级现代服务业和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目前,这些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仅西安市高新区年产值就超过亿元;汽车产业有比亚迪、吉利、陕汽等领军企业,年产值将迈过千亿元级门槛,未来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超过33万辆;商贸物流有海航、京东、传化等领军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年,西安将力争实现入驻世界强企业超家、引进外资金融服务机构超过家。
在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目前ABB公司全球电容器噪音研究实验室、西门子创新工业中心、夸特纳斯集团西安智慧链产业园等项目已经签约,爱菊集团哈萨克斯坦工业园区一期建设投产;中铁二十局、西电国际、华山国际等重点企业,在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市场的品牌效应已经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