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工业一线的美丽身影
TUhjnbcbe - 2024/8/25 17:49:00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的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11月上旬,国网吕梁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千伏冯家垣变电站变电设备进行大检修。杜鹃摄

徐卫强为雪姆钻机进行检修。孔磊摄

渠学真(中)在变电站开展红外测温。杜鹃摄

肖楠正在认真地研究图纸。原贝贝摄

刘培兵在项目工地复核标高。王也摄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无论是远赴雪域高原参加工程建设的刘培兵,还是变电现场练就诊断缺陷“顺风耳”的渠学真、以及带领机组打通蓝焰煤层气公司第一口自主水平多分枝井的徐卫强、爱和自己较劲的“矿三代”肖楠,他们奋斗的身影是我省工业战线成千上万建设者的真实写照,他们身上闪烁着新时代产业工人勇于开拓进取的特质。奋斗者的足迹,见证了我省工业领域转型发展进程,记录着新时代前进的铿锵步伐。

善钻敢钻的钻探队长

“一会儿提上来钻机检查看有没有疵了,疵了就要换。”11月7日,记者见到“全国劳模”晋煤集团蓝焰煤层气公司勘探队雪姆钻机机长徐卫强时,他正在和队员讨论钻机运行情况。

“来的时候以为勘探就是背着定位仪,山上跑一跑,没想到分到这边来是打井。”年转业分配至晋煤勘探队的徐卫强,始终保持严谨的军旅作风,踏踏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十年后,他不仅自己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五一劳动奖章”、晋煤集团“特级劳模”获得者,还带出了一支能吃苦、善钻研的钻探队伍。

年,雪姆钻机“落户”蓝焰,徐卫强接受新的挑战,操作起国际一流的煤层气水平井作业设施。“老式机械一年打不到两口井,而新设备,一个月就能打四口井。”徐卫强说,效率提高的同时是技术难度的提高。

几个月后,徐卫强接到了打蓝焰煤层气公司第一口自主水平多分枝井的任务,需要把漫山遍野的几十口井变成集中在米距离内的形似L型的5口气井,这就意味着打井时,钻杆不仅要在起伏不平的岩层中拐弯,还要“穿针引线”,穿村过河到千米以外。

经过天的攻坚,徐卫强带领机组交出漂亮的答卷:侧钻总次数为21次,成功侧钻12次,所有主分支按要求施工完毕。雪姆钻机机组钻进总进尺.56米,煤层水平穿行.56米,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不仅使蓝焰煤层气公司钻井工艺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雪姆钻机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

年7月,某地方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徐卫强负责的勘探队雪姆钻机机组连夜抵达现场。经过两天一夜的高强度连续钻井作业,徐卫强将救援指挥部确定的1号排水孔打通,为救援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历时个小时,经过不懈努力8名矿工获救。而这已是徐卫强带着雪姆钻机机组参与的第三次救援行动!

昔日煤层气的星星之火,今日已成燎原之势。面对打造能源革命兵的战略目标和企业“二次转型”目标,和所有晋煤人一样,徐卫强正带领着他的团队继续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常慧忠本报通讯员杜朝安

不负三代矿山情

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比着三棱尺,眼睛专注地盯着图纸……11月6日,当记者来到山西焦煤霍州煤电李雅庄矿地测科时,眼前这位“90后”正和自己“较劲”。

他叫肖楠,李雅庄矿实习技术员。生在矿区、长在矿区、工作在矿区,肖楠是名副其实的“矿三代”。爷爷从原霍县矿务局成立时就背井离乡来到了矿山,父亲数十年如一日工作在井下一线。他们的勤奋与付出,肖楠从小就看在眼里,立志长大也要为矿山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年6月,肖楠大学毕业后正式成为李雅庄矿的一名实习技术员。

什么事都要弄出个所以然,是肖楠最大的特点。李雅庄矿属于高瓦斯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底鼓现象明显,常常需要用风镐起底,费时费力。

为什么不用打锚杆的方式来加固底板增加岩层强度呢?肖楠心中产生了疑问。带着问题,他请教了有经验的安全员和生产科技术员,得到的结果是曾经也这样尝试过,但是因为压力太大,效果并不明显,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底鼓的问题一直萦绕在肖楠的心头。一有空,他就会看看相关书籍,希望可以快些想到办法。有一天,肖楠在坐猴车下井时,无意间看到了井下的排水沟,顿时有了灵感。他想,如果底板加固不能解决问题,那为何不在底板切槽找一个减压区把压力释放,这样底鼓的问题自然就可以解决。

测量、计算、论证、画图……肖楠通过给底板切槽的方式来缓解底板压力,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报告,递交李雅庄矿总工程师一同讨论。总工程师李岩对肖楠勇钻研、善思考的态度表示肯定,和他一同对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肖楠恍然大悟,这种方式对底板的切槽需要达到两米深,这样对皮带运输和排水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肖楠说:“在这个问题上,我考虑的还是不够全面。就是在那一次和李总的交流中,我了解了水力切顶卸压技术。现在这项技术已经运用在李雅庄矿,很好地解决了顶板卸压问题。”

“人可以不聪明,但绝对不可以不努力。”肖楠说,期望用自己所学,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本报记者常慧忠本报通讯员李丹

变电现场练就女“大圣”

初冬,在山西吕梁山深处的千伏冯家垣变电站检修现场,一支身着蓝色检修服,头戴蓝色安全帽的队伍正抬打耐压设备,穿梭在变电站的各类设备中间。打头的短发女子,便是“凭实力当汉子”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国网吕梁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渠学真。

“上能爬断路器,下能钻电缆沟,拆得了变压器,抬得动耐压器”,同事们对32岁的渠学真的评价颇为写实。电气试验专业出差多,出门就得带满车个头大、分量重的装备,但渠学真一到工作现场就和男同事抢着抬最重的,丝毫不退却。

吕梁山里变电站地址偏僻,设备相对比较落后,要让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时刻知晓设备运行状态。渠学真白天做带电试验,晚上做红外测温,每个设备的运行方式,运行年限和工作状态她都记录在案,对有隐患的设备她重点盯防并且了然于胸。多年的工作也让她练成了一双善于发现设备隐患的火眼金睛。

电气试验一班负责吕梁千伏以上30座变电站的状态检修工作,经常要对开关柜进行带电检测。为了学精开关柜带电检测,坐不住的渠学真居然天天戴着耳机坐在高压室里听设备的超声波放电声音。嘈杂的设备运行电流声会让人的耳膜承受极大压力,但为把带电检测这项专业技能掌握好,她不仅挑战自己的心理极限,而且想出更恐怖的方式折磨自己的耳朵——交替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超声波放电检测设备进行听音对比。终于,在上万次的超声波折磨后,她听出了声音的细微变化,隔着设备的柜子能轻易地分辨出设备有无缺陷、什么样的缺陷,神奇程度超越西游记中的“顺风耳”,达到了“隔板知缺陷”的境界。

渠学真大力推行她的两件法宝——差异化运维和专业化巡视,她要求对59座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实施“一站一案”巡视。结合“二十四节气”特点、设备工况、运行环境以及污秽等级,动态调整巡视方案,并在巡视中突出重载设备、老旧设备、关键设备以及新能源并网通道等情况,制定了设备差异化周期。

钢筋铁骨、火眼金睛,能用耳朵听缺陷,能用法宝搞创新,渠学真简直就是个女“大圣”。

本报记者杜鹃本报通讯员赵亚男

雪域高原绽放无悔青春

刘培兵,今年28岁,年纪轻轻,在西藏参加工程建设却已有6年,为山西省建筑业工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年,山西建投建工集团西藏分公司成立,刘培兵和同事们奔赴西藏开拓市场。分公司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80余人;从开始的联合经营,发展到现在年产值近2亿元,承建了西藏地区道路、市政、办公楼、住宅、动物园等多个民生工程。刘培兵也从经营科的一名科员成长为建工集团西南公司副总经理。

刚到西藏时,刘培兵高原反应严重,头晕、气喘、没劲、吃不下饭,原本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连楼都爬不动。感到不舒服时,他就躺一会儿,拿出随时准备的氧气吸几口,稍缓一缓然后继续工作。为了使身体能尽快适应当地的环境,他甚至把吃饭也当成了一项“任务”,即便恶心、没有胃口,每顿饭还是要强迫自己多吃一点儿。

西藏的温差特别大,一开始,刘培兵没有经验,天气热的时候就穿短袖,结果很快被晒伤,一层一层地蜕皮。“现在无论多热,我们都穿着长袖,但即便是这样晒伤还是家常便饭。”刘培兵说。不仅要小心被晒伤,他还要谨防感冒这样的常见病,因为在高原上这样的小毛病都可能引发肺水肿,导致生命危险。除了要克服身体上的不适,他更要克服心理上的孤单。距离家人数千公里,每年和家人只能相聚两三次。刘培兵刚到西藏时儿子只有3个月,如今儿子已经6岁,女儿也4岁了,陪伴孩子们的时间屈指可数。

年,经过两年的沉淀与努力,西藏分公司承揽到了第一笔业务——“圣地财富广场二期项目”。随后,山西建投建工集团在西藏市场的发展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拉萨市曲水动物园、林芝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现航站楼改造工程、珠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非遗文化展示展销中心项目等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工程的实施,彰显了“山西建造”的实力。今年又中标西藏堆龙市政项目和西藏保税区项目,投资额均超过6亿元。

本报记者晋帅妮本报通讯员王也

1
查看完整版本: 工业一线的美丽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