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
霍州市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位于霍州市西南7公里处的汾河东岸山崖上,山势南北走向,长约30米,窟龛最高处距地面约11米。崖壁背山面水,背靠辛置镇郭庄村,东临国道(霍侯一级公路),相距仅3米,西面米处为霍州电厂,汾河从西面向南流过。
本项目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联合发掘,分为窟前遗址与崖壁造像两部分考古工作。
千佛崖全景
窟前遗址共布设探方5米×5米探方20个,目前仍在发掘清理之中。窟前表土及以下均为现代扰土层,夹杂大量后期填埋石块、垃圾等,发现一条现代废弃河坝,崖壁下方发现护坡。
造像窟龛的雕凿非常集中,层叠分布于崖壁中部以北,互相之间存在打破关系,密集区域多达8层。初步统计,共70余龛、约尊造像。崖壁上方有一尊高达6米坐佛,为“高武时期”雕凿而成。
北区造像主尊大佛像整体风格方面,造像题材多为常见的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主要造型为尖拱形与圆拱形,造像平淡朴实,雕凿精美。
一佛二菩萨龛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像功德碑龛佛像脸型多为方圆,面部神态庄重威严又不失和蔼,颈部均有三道蚕节纹,双肩宽厚,身形圆润健壮。掌印常见无畏印、与愿印、说法印、禅定印。在衣着服饰方面,多着通肩袈裟,这种衣着样式,在唐代贞观时期少量出现,上元——永隆逐渐增多,武则天时期开始流行,开元以后成为佛装唯一形式。从造像底座来看,武则天后期流行束腰有梗圆莲座,根部简化,袈裟披座上,开元以后沿用,形成定制,千佛崖摩崖造像与之符合。
善跏趺坐佛造像龛菩萨造像多束高髻,五官刻画有的十分姣好,有的生硬笨拙,体态丰盈饱满、动态扭曲,衣着华丽、装饰精美。
本次发现的五尊十一面观音,是千佛崖摩崖造像的显著特征。十一面观音,别名大光普照观音、密号慈愍金刚,是密教六观音之一,在我国佛教题材中出现时间较晚。从目前发现来看,十一面观音形象在我国大量出现在唐代,武则天时期以后逐渐流行。
十一面观音、观音、药师佛造像龛十一面观音造像
此次工作共发现近20处铭记,经过识读,确定铭记内容有纪年、地名、人名、官名等几大类别。其中纪年有开元五年、十一年、天宝三载、十四载、长庆二年、宝历二年、会昌二年、正德五年等;地名有晋阳郡、安边郡、晋州、太原、霍邑、金昌府等;官名有县尉、中书舍人、度支、判官、押衙、副将等。
铭记
总体来说,霍州市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始凿于唐代高武时期,开元以后为主,是山西重要的唐代中型造像群,既有太原天龙山石窟唐代造像风格,也受洛阳龙门、关中地区唐代造像风格的影响,对研究盛唐向中后期过渡的造像风格、类型演变提供重要材料;发现的铭记对研究唐代历史地理、府兵制等有重要价值。
发掘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霍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项目负责人:韦正
发掘人员:白曙璋、吴俊杰、阴旭明、崔嘉宝、梅仁华、卫国平、石吉彤等
执笔:白曙璋
图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责编
静静
初审
白曙璋
终审
郑媛
考古汇▼
山西考古博物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