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为了丰富就地过年群众的文化生活,全国各地推出诸多充满“年味”的“云”展览、“云”旅游,让大家在春节期间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丰富的线上文化大餐。
逛“云”庙会!“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
随着文旅产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线下文化旅游活动走进手机里、直播间,在这个牛年春节,线上“非遗”体验活动热闹非凡,成为了全国游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11日至13日北京市开展各类线上公共文化活动共项,参与市民群众.2万人次。春节、元宵节期间,北京以“和顺致祥迎新春非遗伴您过大年”为主题,推出了3场“非遗”线上庙会,以及一系列在线表演、在线讲座、在线教学、在线直播等“非遗”线上宣传展示活动,用“非遗”讲好北京故事,让大家度过一个年味浓浓、热热闹闹的文化年。
“厂甸庙会”小程序
其中,作为北京代表性传统民俗庙会之一的厂甸庙会,今年开启“云”模式,采用线上形式分享“年味儿”话题。日前,厂甸庙会线上版已经推出,可进行“非遗”探秘、文玩淘宝,VR逛展。同时,厂甸国潮达人挑战之年味儿篇首次以线上方式举办,2月4日(小年)至2月26日(正月十五)期间,推出“非遗”表情包、中国年·中国味儿、抱拳礼·中国礼话题短视频、年货大集等。北京景泰蓝“非遗”艺术庙会将于2月16日(初五)通过线上平台开展视频展示和直播活动,邀请民俗专家讲解老北京过节文化、景泰蓝容器的图案寓意和背后的饭桌文化等;以“牛”器为主题开展带货直播,弘扬传承“非遗”文化。北京东城区“非遗”闹元宵——线上庙会将于2月26日(正月十五)进行线上直播,届时将有宫灯、稻香村元宵、北京绢花、京韵大鼓、北京灯谜等具有丰富北京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进行直播互动。
除了北京的线上庙会,地方文化活动也精彩纷呈。湖北汉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制作了六大汉阳“非遗”视频,同时展出剪纸与汉绣两大市、区级“非遗”项目,让大家逛一个“云”庙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广东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选出广州迎春花市、深圳疍民过年习俗(舞草龙)、佛山乐安花灯会、韶关瑶族民歌、河源忠信花灯、汕尾麒麟舞、湛江坡头区罗侯王庙庙会、茂名年例、肇庆高要春社、清远豆腐节等10个与“年文化”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以系列短视频的方式记录春节年俗活动中的内容和细节进行展播。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
一大批“非遗”老字号携传统年味“触网”。日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启动“非遗牛年大集”,让各地消费者在购买和体验文化味年货的同时,自发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春节前夕,山西临汾市文旅局推出“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新春直播活动。临汾市平阳木版年画、霍州面塑、太平绣球、汾城小米醋、万安酱菜、赵城卤肉制作技艺等22项“非遗”项目在线直播展示;手工粗布、剪纸、酱菜、卤肉、年画、小米醋、紫砂壶等70多个产品进行线上销售。2月10日至2月26日,宁夏五市通过线上平台集中推介展示展销宁夏手抓羊肉、中宁蒿子面、仙鹤楼水饺、油香馓子、*渠桥爆炒羊羔肉、隆德暖锅、八宝茶制作技艺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美食类项目,同时还进行了伏兆娥剪纸、赵桂琴刺绣、陶瑞珍葫芦刻画、郝延强贺兰砚制作、刘三朵八宝茶等“非遗”传统技艺展示,形成一种展“非遗”、品“非遗”、购“非遗”的氛围,让传统文化为牛年增添浓浓的“年味”。
“云”游博物馆!“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穿越时空感受历史文化,让历史文物资源活起来,让文化网络空间亮起来。春节期间,我国多地文博系统运筹运用传统方法与数字技术,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积极尝试文物事业改革创新和数字互联工作,不断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和打造精品展览,通过创新让博物馆焕发新活力。
故宫数字文物库
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为观众准备了丰盛的“云上”文化大餐。其中,“数字文物库”栏目全新发布件文物影像,并推出“牛主题文物专题”,从已公布的6万余件院藏文物中甄选出与牛相关的高清影像,便于大家尽情欣赏、随时查阅。此外,故宫官方网站与官方微博和“数字故宫”官方小程序还同步推出“故宫红”系列文化专题。从正月初一至初七,以故宫建筑、藏品中的红色为切入点,每天呈现一个不同的红色主题,用图文、视频、互动、游戏、线上展览等形式,把建筑历史、“非遗”传承、文创产品等文化资源进行串联整编,为大家奉上一道别具“中国红”味道的新春文化佳肴。
南京博物院天然矿物特展
江苏省内各大博物馆结合当地特色和科技手段,推出了不少形式新颖的线上展览和活动,其中南京博物院推出天然矿物特展和十二生肖闹新春特展,通过官方